我欲春风 第110节
   
   
   
   
	  周涛:“竖子无礼,想见陛下,当卸甲弃兵,三跪九叩入殿,哪有唤陛下来见你的道理?”
  “看来陛下是真的不行了……”侯云集沉声道,“老将军若要一意孤行,休怪我等不客气了!”
  侯云集的枪尖指向城头,方才退下去的攻势以数倍之势卷土重来。
  *
  姜玺冲进宫中,却被羽林卫拦下:“陛下有令,任何人不得入内。”
  “?!”都什么时候了下这种禁令?
  有人推开寝殿大门:“陛下有令,让太子殿下进来。”
  那是个相貌十分普通的中年人,扔进人堆都见不着的那种。
  姜玺从未见过他:“你谁?”
  “小人段其忠,为陛下打点得意楼。”
  姜玺一面往里去,一面点头:“原来你便是段掌柜。”
  段其忠欠身:“正是小人。”
  “父皇,外头现在乱得不成样子,叛军竟然用人假冒了三哥,用三哥之名——”姜玺迈过门槛,忽然闻得一股浓重的药味。
  明黄帘幕低垂,关月守在床畔流泪,皇帝仰躺在床上,双眼闭合,无知无觉。
  十几名太医上上下下忙碌,每个人都是满头大汗。
  “……父皇这是怎么了?”
  “你父皇听闻叛军攻城,当场呕血,至今不醒。”
  关月泪流满面,“我不敢对外走漏消息,可是太医说……太医说……”
  姜玺盯住常典:“父皇到底怎么了?”
  常典一向笑眯眯的脸煞白:“陛下急怒攻心,痰迷心窍,不知何时才能清醒……”
  “若是不能清醒呢?”
  “最多……能撑五天。”
  殿中一片死寂,只有关月的哭声。
  姜玺走向龙床。
  皇帝看上去像是睡着了,只是眉头紧皱,眼下青黑。
  姜玺第一次看见父亲的睡颜。
  原来皇帝也是会老、会累,会死的。
  “父皇,我在城下看到了三哥……”
  姜玺喃喃道,“我以为他不是。”
  我以为我大声嚷嚷着他不是,他便不是。
  他便永远是那个温柔的兄长。
  他是那个温柔的兄长,我便还是可以散漫快活时刻想着把太子之位还给他的姜玺。
  何其天真。
  *
  三万威武营的加入,让原本就是左支右绌的城内守军雪上加霜。
  城中已经知道威武营叛变的消息,人心惶惶。
  天色渐渐暗下来,鏖战了一天的守城兵士筋疲力尽,敌人的攻势也渐渐缓下来。
  京城太平日久,战乱仿佛已经是传说中的事,百姓们惊惧不安,身上背着行囊细软,手里拖儿带女,试图寻找更安全的地方,街面上一片混乱。
  贵胄们也纷纷前往皇宫,那里才是守卫最森严的所在。
  “怎么这么慢?干什么吃的?!若是不能入宫,我要你小命!”
  清远郡主被困在人流中,进退不得,心急如焚,烦躁地催促车夫。
  向来乖顺不敢回一句嘴的车夫却骤然回过头,狠狠盯着她。
  清远郡主从未见过那样凶狠的眼神,像是有野兽撕开人皮从里面挤出来。
  她意识到不对,可惜已经晚了。
  造成街面混乱的不单纯是因为拥堵,更因为战争与恐惧激发出了人心深处的恶与贪婪,光天化日之下,有人开始公然抢夺,有抢钱的,亦有抢人的,整座城池濒临失控。
  车夫进入车内。
  丫环试图挡在清远郡主身前,被车夫一把推出车外。
  清远郡主尖叫。
  一声巨响,车内如纸片般纷飞,一把长刀洞穿车夫的胸前,出现在清远郡主眼前的是一截血色的刀尖。
  刀尖后面,是唐久安的面孔。
  不再是清远郡主平日里最讨厌的懒洋洋放空的模样,而是平静得近乎冷漠。
  血迹溅在唐久安的脸上,但唐久安整个人已经像是从血水里捞出来似的,眼睛也没有多眨一下,刀身一甩,车夫的尸体摔在街头。
  混乱的人们中发出一阵惊呼,腾出了一道圈子。
  唐久安翻身站在马车顶上,视线一一扫过所有人。
  “所有人听着,偷盗、抢劫、□□诸等之罪,按大雍律,平日里判三到二十年,但如今是战时,一律按鼓动人心里通外敌论处,立斩不赦!”
  将沉的暮色将最后一丝光线投注于她身上,暗金色的铠甲混着血色,隐隐闪着辉煌的光,似乎能问上天借来无限威慑,镇压住无数蠢蠢欲动的心中凶兽。
  血淋淋的例子在前,想要趁火打劫的人终于捡回理智,缩回了手。
  “唐将军!”
  唐久安跃下马车之后,西门守将急忙迎上来,“何苦为这种小事耽搁,西门急等您支援!”
  西门承受着武威营的压力,靠着周涛苦苦支撑,乃是四门之中最为吃力的地方,因此命人向唐久安求援。
  “这才第一天,按说人心不该动荡到这种地步,怕是城内有人故意搅乱民心。”
  唐久安吩咐陆平,“你带着几个兄弟留下,如果还有人……”
  唐久安话还没说完,就在这个时候,所有人都听到一声巨大而沉闷的巨响,已经暗下来的天空猛地亮了一下。
  是城南方向。
  西城守将大惊:“定是叛军在城外放火!”
  “不……”唐久安变了脸色,“是在城内!”
  她在兵部当了一年的差,对京城舆图再熟悉不过,一眼就知道,那里是漕运衙门的粮仓。
  京中不产粮,官民所耗费的粮食皆是由水路运来,先积在码头,然后由粮商转运至自处。
  粮仓一旦被烧毁,就算外面的叛军攻不进来,里面的百姓也必然要饿死。
  “叛军在城中有内应。”唐久安狠狠骂了一声,多拔了一倍人数给陆平,“先去救火,若是再遇上趁乱生事的,格杀勿论。”
  陆平领命,带着人向火场冲去。
  唐久安翻身上马,马蹄飞踏过凌乱的战火,驶向岌岌可危的西城门。
  关家的马车同样被挤在路上,关若棠吩咐:“去救火。”
  关家的府兵较清远郡主府的显然更胜一筹,没有被乱民冲散,此时全守在马车边,领头的一愣:“少都护让我们务必把小姐送到太妃身边。”
  关月早已将老夫人接入宫中由太医照料,关若飞在北门守城,关若棠是府兵们的重点保护对象。
  “城真乱了去宫里有什么用?!”关若棠舍弃马车,爬上马背,“难道我只能躲在宫里当缩头乌龟?别忘了我也姓关!”
  关家府兵追随着自家小姐,改换方向,冲向火场。
  火场中到处是四散的百姓,还有更多漕运役使及苦力来不及逃脱,死伤无数。
  但前来驰援者也不在少数。
  有文臣,有读书人,有做生意的小贩,还有一群江湖人。
  漕运火势大,但所幸临近水源,粮食是救不回来了,人能救一个是一个。
  关若棠拖着一名被薰晕的孩子,不小心踩到自己的衣摆,险着栽倒。
  后面有人扶了她一把:“这衣裳碍事,可以脱了。”
  关若棠回头,发现竟然是清远郡主。
  清远郡主一向自视身份,衣饰向来华贵不凡,但此时她脱去了华丽的外裳与长裙,披着一件不知从哪里捡来的粗布短打,发髻也只是匆匆挽成髻,满面尘灰,和府兵一起搀着一名半昏迷的役使。
  见关若棠呆呆看着自己,清远郡主自嘲般笑了一下:“怎么,就许你来救人吗?我虽不姓关,我娘却姓姜。更何况,同样身为女子,别人能保家卫国,我虽不能上战场,也不想当缩头乌龟。”
  关若棠当即解下了碍事的外袍,同样被薰得乌黑的脸上露出笑容,露出一口白牙:“你说得对。”
  两人向来不对付,此时却是所有芥蒂全消。
  她们都是身娇肉贵,府兵们虽不能违命留下来保护,但绝不允许她们靠近火场太近,只把人救出来,让她们扶到安全地带。
  关若棠近来辛苦,比清远略强些,在清远靠墙边喘息之时还骄傲地给了一个“你看看我”的眼神,但也没有好上多少,再来回两趟便开始脚步虚浮,差点被旁边的滚木绊倒。
  身边再度被人扶住。
  关若棠以为又是清远郡主,一个“谢”字才吐出一半,抬头时看见一张时常出现在她梦中的脸庞。
  是阮小云。
  他托着她的后腰,眉目如画。
  四下里火光照耀,宛如上元节时的火树银花。
  “小心。”阮小云轻声。
  唱戏的嗓音,温柔低沉,足以颠倒众生。
  梦境恍惚重现。
  有美梦,也有噩梦。